2023年6月,第28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在德国法兰克福顺利举行。会议向全球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前沿的循证诊断和治疗方法,临床和转化研究数据,以及创新技术、诊断工具和风险评估策略等最新资讯。在本届EHA会议上,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潘静教授报道了一项利用供者来源CD5 CAR-T细胞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研究(S116),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潘静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并分享了T-ALL的CAR-T治疗的下一步计划及未来展望。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6月,第28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在德国法兰克福顺利举行。会议向全球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前沿的循证诊断和治疗方法,临床和转化研究数据,以及创新技术、诊断工具和风险评估策略等最新资讯。在本届EHA会议上,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潘静教授报道了一项利用供者来源CD5 CAR-T细胞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研究(S116),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潘静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并分享了T-ALL的CAR-T治疗的下一步计划及未来展望。
背景
复发或难治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r/r T-ALL)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r/r T-ALL预后不佳。CD7 CAR-T治疗能为r/r T-ALL患者带来完全缓解(CR)的机会,但是CD7 CAR-T治疗后的CD7阴性复发较为常见。而CD5在超过80%的T-ALL患者的原始细胞中存在表达,靶向CD5的CAR-T细胞可能有助于CD7 CAR-T治疗后复发、CD7不表达或低表达的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
本研究首次评估了供者来源CD5 CAR-T细胞r/r T-ALL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在这项Ⅰ期试验中,r/r T-ALL患者接受CD5 CAR-T细胞(使用CRISPR-Cas9敲除CD5基因)单次输注,该CAR-T细胞源自于既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SCT)供者(A组)或匹配的新供者(B组)。采用贝叶斯最优区间12(BOIN12)设计,预设1×106(±20%)/kg和2×106(±20%)/kg作为2个目标剂量,以探索每组患者的最佳生物剂量(OBD)。若制备的CD5 CAR-T细胞数量不足,患者则接受0.5×106(±20%)/kg的低剂量治疗。主要的研究终点是安全性,次要终点为有效性。对于输注CD5 CAR-T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推荐其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SCT)作为巩固治疗。
结果
在2021年10月8日至2023年3月21日期间共入组了19例患者,其中10例为CD7阴性或低表达。入组后,16例(A组11例,B组5例)患者接受了CD5 CAR-T细胞的输注治疗,A组的11例患者均接受既往SCT供者来源的CD5 CAR-T细胞(包括7例为目标剂量水平,3例为低剂量水平,1例低于低剂量水平);B组的5例接受了新供者来源的CD5 CAR-T细胞(3例为目标剂量水平,1例为低剂量水平,1例为低于剂量水平)。
截止2023年5月12日,在安全性方面,30天内发生的不良事件(AEs)包括:①在血液系统AEs方面,所有患者均有3~4级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3例(81%)和12例(75%)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②12例(75%)患者有1~2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4例(25%)患者出现1~2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症(ICANS),11例(68%)患者有1~2级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在长期AEs方面,感染需要重点关注,仅有5例(5/16,31%)患者的血细胞减少能在3个月内能恢复至II度。分别有2例患者出现了4级病毒感染、5级病毒感染和5级细菌感染,1例出现1级真菌感染。另外,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1~2级GVHD,基本均为1~2级GVHD。
在治疗有效性方面,研究结果显示:①在输注后第30天时的血象未恢复的完全缓解率(CRi)达到了100%,髓外病灶完全消失②中位随访11.6个月(范围:1.2~19.1),在A组中有10例患者未接受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其中3例患者的微小残留病(MRD)维持阴性,3例出现了CD5阴性的复发,另有3例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另外1例桥接移植且后续死于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B组的5例患者均桥接移植,3例维持MRD阴性,2例因移植相关不良反应死亡。
总结
CD5 CAR-T细胞治疗R/R T-ALL患者具有高度有效性。短期副反应可控,但在长期随访中发现,T细胞缺乏可能会导致感染,特别是对于那些既往接受过CD7 CAR-T治疗的患者。建议在CAR治疗后序贯SCT,以改善长期预后。
图1 CAR-T细胞的疗效性,扩增及CD5阴性细胞的扩增
01
《肿瘤瞭望》:为何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一旦复发则预后不佳?
潘静教授:事实上,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初治的疗效通常较为良好,能达到70%左右的完全缓解率(CR),但是一旦复发,再次化疗的耐药率非常高。目前普遍认为白细胞介素-7受体(IL-7R)突变的T-ALL患者,其肿瘤克隆在治疗前后通常未发生变化,会导致耐药基因的突变,故复发后再次接受化疗难以达到缓解。更为重要的是,T-ALL患者复发后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实在匮乏,目前仅有芦可替尼(Ruxolitinib)、维奈托克(Venetoclax)及硼替佐米(针对T细胞淋母和淋巴瘤)等少数药物可应用,而不像复发/难治B细胞急淋(B-ALL)患者,能选择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靶向类药物及CAR-T等多种治疗手段。综上,T-ALL患者出现复发时,治疗手段较为匮乏和棘手,难以使其再次达到缓解进而桥接移植,这导致了T-ALL患者复发后的预后较为惨淡。
02
《肿瘤瞭望》:请解读一下您团队在本次EHA大会上的该项研究(abstract S116)?
潘静教授:与B细胞急淋(B-ALL)类似,CAR-T在T-ALL中的治疗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种靶点的CAR-T参与,应根据预后分层和耐药情况,筛选出合适的患者进行CAR-T治疗。近年来,CD7 CAR-T治疗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在T-ALL患者中大规模地开展临床试验,这导致了CD7阴性的T-ALL复发患者的显著增加,欲使此类患者再次达到缓解,寻找到另外一种靶点的CAR-T则显得尤为重要,而CD5是T-ALL中较为理想的靶点之一。我们团队的该项研究(abstract S116)则旨在探索供者来源CD5 CAR-T细胞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大部分为接受CD7 CAR-T治疗后失败的复发性T-ALL,通常为CD7阴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CD5 CAR-T治疗后的疗效非常良好,1个月的完全缓解率(CR)可高达100%。但需要重要指出的是,在安全性方面,尽管CD5 CAR-T治疗1个月内的安全性较为良好,但是若患者在1个月内未桥接移植,可能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感染,这可能与CD5 CAR-T治疗后导致CD5/CD7双阴性细胞的增加,使得患者的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存在相关。针对该问题,我们团队将在本次EHA大会上更新CD5 CAR-T治疗的安全性数据,建议对此类患者在CD5 CAR-T治疗后尽早桥接移植,进而避免和预防严重感染的发生。
03
《肿瘤瞭望》:谈一谈您关于T-ALL的CAR-T治疗的下一步计划及未来展望?
潘静教授:正如上所述,T-ALL的CAR-T治疗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首先,T-ALL的CAR-T是否能最终成药并获批用于临床治疗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且CAR-T成药的定位是治愈性CAR-T还是用于桥接移植,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其次,在T-ALL的CAR-T临床研究中,我认为应根据预后分层来对患者进行筛选,从而决定是否应在CAR-T治疗后桥接移植,即个体化治疗。最后,我们需要分析哪些T-ALL患者更容易复发,以及复发的原因及类型,这需要T-ALL的基础研究团队更多地进行致力探索。
潘静教授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儿童血液病专家,儿童免疫治疗组专家;血液一科(普通血液病)六病区、八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免疫学博士。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专业经历和特长简介:
目前独立管理床位数46张的儿童血液病区。从事儿童血液科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科研经验。特别是儿童白血病CAR-T细胞免疫治疗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致力于CAR-T的分层治疗,优化CAR-T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处理,建立CAR-T治疗后的疗效监控体系。2015年起开始从事CAR-T细胞临床试验,目前每年进行CAR-T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200多例,疗效在国际处于先进水平。相关的CD7 CAR-T临床研究、CD19 CAR-T临床研究、CD22 CAR-T临床研究、CD19-22序贯CAR-T研究等,发表在国际血液病权威杂志期刊JCO、Blood和Leukemia。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大会ASCO、美国血液年会ASH、欧洲血液年会EHA、日本血液年会JSH)汇报团队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