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2025 SGO | Linda R. Duska教授:CCRT联合免疫治疗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长期随访疗效显著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21 15:27:02  浏览量:44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第56届美国妇科肿瘤学年会(SGO 2025)上,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Linda R.Duska教授分享了ENGOT-Cx11/GOG-3047/KEYNOTE-A18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2(PFS2)结果,为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成为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新标准治疗方案再添新证。《肿瘤瞭望》就该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在第56届美国妇科肿瘤学年会(SGO 2025)上,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Linda R.Duska教授分享了ENGOT-Cx11/GOG-3047/KEYNOTE-A18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2(PFS2)结果,为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成为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新标准治疗方案再添新证。《肿瘤瞭望》就该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Linda R.Duska教授
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妇科肿瘤学家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及临床研究副院长
 
Linda Duska教授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CCRT)。近年来,现代放疗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提高了LACC局部控制率(>90%)和总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75%),并降低了LACC治疗的毒性。此外,既往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与标准化疗联合使用,在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基于此,3期ENGOT-cx11/GOG-3047/KEYNOTE-A18研究(NCT04221945)随之开展,旨在评估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并随后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高风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该研究的首次中期分析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与安慰剂联合CCRT相比,在高危LACC患者中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PFS改善。基于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其他监管机构已批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用于治疗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2014分期为Ⅲ~ⅣA期的宫颈癌患者。
 
研究方法
 
入组标准:FIGO 2014分期IB2-IIB期(淋巴结阳性疾病)或FIGO 2014分期III-ⅣA期(无论淋巴结阳性或阴性疾病),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将肿瘤病灶分为可测量或不可测量两类,且为初治LACC患者。
 
分层因素:计划EBRT类型(IMRT或VMAT vs.non-IMRT或non-VMAT);筛查时的分期(IB2-IIB N+期vs.III-ⅣA期);计划总放疗剂量(<70Gy vs.≥70Gy[EQD2])。
 
治疗方案: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5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200mg或安慰剂(Q3W)联合CCRT,后续15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400mg或安慰剂(Q6W)治疗。CCRT方案包括顺铂40mg/m2(Q1W,5个周期)联合外照射放疗(EBRT)随后进行近距离放疗。
 
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RECIST v1.1标准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PFS2,即从随机分组到开始新的抗肿瘤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全因死亡的时间,以先发生者为准。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共1060例患者随机分组(帕博利珠单抗+CCRT组529例,安慰剂+CCRT组531例)。表1为两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种族、ECOG体能状态评分、肿瘤分期、淋巴结受累情况、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计划EBRT类型、计划总放疗剂量、组织学类型等信息。
 
表1.帕博利珠单抗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基线特征
 
截至2024年1月8日,中位随访时间29.9个月(范围12.8-43.0)。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组显示出显著的OS改善,36个月OS率为82.6%vs 74.8%,两组中位OS均未达到(HR 0.67,95%CI 0.50-0.90,P=0.0040)。OS获益在各预设亚组中基本一致,包括FIGO IB2-IIB期(HR 0.89,95%CI 0.55-1.44)和III-IVA期(HR 0.57,95%CI 0.39-0.83)。
 
 
此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组与安慰剂联合CCRT组36个月PFS分别为62.7%vs.54.5%(HR 0.68;95%CI,0.56-0.84),PFS2事件发生率为15.3%vs.24.3%,中位PFS2均未达到(HR 0.60,95%CI 0.46-0.80,P=0.0002)。
 
 
在安全性层面,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组安全性与已知的个体治疗方案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9.1%和61.3%。
 
 
研究结论
 
与单独CCRT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后序贯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新诊断、未经治疗的高危(FIGO 2014分期IB2-IIB期伴淋巴结阳性疾病或II-IVA期无论淋巴结状态如何)LACC患者,在PFS、OS和PFS2层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和/或临床意义的改善。此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的安全性可控,与已知的个体治疗方案安全性特征一致,长期随访后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该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可作为新诊断、未经治疗的高危LACC患者新的标准治疗方案,并可作为未来临床研究的合适对照臂。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宫颈癌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